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陕西阮仕方 发表于 2012-6-16 08:09:04

天下百万阮氏悼念三千年古国遗址被西平铁路所毁祭文

天下百万阮氏
悼念三千年古国遗址被西平铁路所毁
祭  文

泱泱大国,赫赫始祖。密人侵阮,王赫怒斯。

泾水之畔,阮共之方。泾州古城,先祖圣堂。

阮陵我祖,三千年岁。与世无争,骨肉疏离。

天下阮人,无不念及。只待时日,寻根拜谒。

壬辰年初,铁骑践斥。扰我祖庭,夺我城池。

古墓荡平,文物横飞。天下阮人,心底流血。

呜呼阮人,放声痛哭。百万阮裔,叩问何故?

大爱之国,大礼之邦。法治天下,国家项目。

违法建设,罪责难赦,其恶滔天,人神共责。

逝者何罪,今遭鞭笞?违法不究,天理可知。

哀呼悲哉,千年古都,今朝别过,恍若迷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借问恶者,灵魂何存?

陕西阮仕方 发表于 2012-6-16 08:09:48

建设铁路就得以破坏遗址为代价吗?

导读::当初规划的不合理,以及事后问题协调反映机制的滞后使得西平铁路建设横穿泾州古城这幕本不该出现的悲剧上演。
  日前有媒体报道,在西平铁路泾川段建设过程中,位于甘肃平凉的泾州古城遗址遭严重破坏,当地文保部门曾两次发出紧急停工通知,均被无视。一方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遭遇按期完工的工期底线;一方是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城遗址,全面保护也是一条不可触碰的底线。地方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两条底线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狭路相逢”,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孰轻孰重;鱼与熊掌,真的不可兼得?矛盾开始变得错综复杂。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但对于此事,我们不支持争勇斗狠,也不愿看到相关一方以“不知情”为由将其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另一方却以无可奈何的不冷静方式阻碍工程进展。需要明白的是,无论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是助力经济发展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这对于任何一方政府和民众,都是梦寐以求的利好之事。铁路建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经济支撑;历史文化资源反哺地方经济,给予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持。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这两条本应平衡发展又相辅相成的路径,为何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却一再交错、相克,陷入僵局,有时甚至还多了一种“你死我活”的味道。纠结于此,或许,厘清矛盾产生的根源以及寻找可行的解决之道才是我们当下更应思索的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西平铁路建设破坏千年古城,首先反映出我们在重大建设项目上的预警机制不健全。诸如此类事件,承建方拿着批复的文件大兴土木、我行我素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不禁有所怀疑,西平铁路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之初,在选择线路时究竟有没有意识到千年古城遗址的保护问题,抑或有所意识并已做过成本测算?在项目立项之时,相关文物部门究竟有没有参与,即便参与,又是否能够进入到最终决策环节?这都提醒着各级政府的文物保护意识有待加强,更提醒着我们亟须建立健全一种文物部门参与规划、设计和审批的机制,使各种文物在规划审批伊始就可以规避被破坏的风险。

  除此之外,事后协调反应机制的相对滞后,或许也是其症结所在。据有关资料显示,西平铁路2008年7月即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同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而遗憾的是,直到2009年12月11日,国家文物局才以(2009)902号函件形式,对西平铁路通过泾州古城的建设方案批复甘肃省文物局。我们不禁要追问,在预警机制不健全的前提下,当我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续的快速反应又在哪里?毕竟,历经千年风雨侵蚀的泾州古城,经不起推土机冰冷的铁臂,弹指一挥间,墙体随即灰飞烟灭,这又岂容相关文保部门怠慢?

  事前不预,事后亡羊补牢,我们不提倡这样的做法。在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既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前瞻意识与历史眼光,也少不了紧要关头当机立断的问题意识,若是如此,谁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陕西阮仕方 发表于 2012-6-16 08:11:33

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1.10 化石、文物
1.10.1 在施工场地发掘的所有文物、古迹以及具有地质研究或考古价值的其他遗迹、化石、钱币或物品属于国家所有。一旦发现上述文物,承包人应采取有效合理的保护措施,防止任何人员移动或损坏上述物品,并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同时通知监理人。发包人、监理人和承包人应按文物行政部门要求采取妥善保护措施,由此导致费用增加和(或)工期延误由发包人承担。
1.10.2 承包人发现文物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致使文物丢失或损坏的,应赔偿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双井 发表于 2012-6-16 12:45:33

本帖最后由 双井 于 2012-7-13 16:53 编辑


{:soso_e100:}

阮正习 发表于 2012-6-17 07:06:01

{:soso_e182:}

Ophelia 发表于 2012-6-17 10:03:22

各位阮氏兄弟们,你们保护泾川古城遗址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你们没有去过泾川,我是泾川人,可以告诉你们真相。铁路没有破坏所谓的泾川古城。照片上的古城实际上是陇东地区特有的二阶台塬地貌,上方是耕地,下方是村民居住的窑洞群。台塬是沉积几亿年的粘质黄土(我们称为老黄土),绝不是人工夯填的古城。这是地质专家调查取样后的结论。施工期间更没有挖出所谓的陵墓。可以告诉你们,这就是一场涉假文物的炒作事件。还可以告诉你们,泾川古城只有在地图标注上有,在地貌上几乎找不到遗迹,在古城遗址范围内,不仅有西平铁路,还有已经建成的政府办公大楼、医院及学校,还有大量的民居住宅。古城已经完全是新城,请各位阮氏兄弟们一定要认清事实。不要被少数人所误导。相信你们的智慧和判断力。

阮文琼 发表于 2012-6-17 11:21:37

Ophelia 发表于 2012-6-17 10: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各位阮氏兄弟们,你们保护泾川古城遗址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你们没有去过泾川,我是泾川人,可以告诉你们 ...

发表如此严重的談話却不出示真姓名?

阮仕杰 发表于 2012-6-17 11:32:13

Ophelia 发表于 2012-6-17 10: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各位阮氏兄弟们,你们保护泾川古城遗址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你们没有去过泾川,我是泾川人,可以告诉你们 ...

我操你祖宗十八代

阮少文 发表于 2012-6-17 12:27:31

Ophelia 发表于 2012-6-17 10: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各位阮氏兄弟们,你们保护泾川古城遗址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你们没有去过泾川,我是泾川人,可以告诉你们 ...

如果您知情,就请上传相关资料和图片资料
我们确实没有去过,但这里面有大量的当地人,按说弄错的可能性也不大。

阮少文 发表于 2012-6-17 12:28:43

阮仕杰 发表于 2012-6-17 1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操你祖宗十八代

老兄不要动怒,我们保护文物还是以正确的方式为妥。我查看了一下该位宗亲的注册IP和登录IP是西安的,应该不是当地的什么什么人来无端阻挠。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甘肃古城阮陵话题请发表于此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