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H) v% ]: o% {7 [0 b; {# q 3 B* X1 Q. F3 G6 |8 {
作者: 来源:平凉新闻网-平凉日报 添加日期:13年05月24日 4 J: f( o4 g ~. ~9 H+ v5 ^/ f% K
0 h. C, i) T3 S" Y$ j
阮姓儿女血肉相连天下阮人根在泾川
4 W9 J* C8 }% {' |% Y8 o4 q% e* l0 W3 f F0 q" d5 K$ x- T! a" f
全球阮氏故里拜祖大典在泾川举行6 B; g0 d$ |% m, J# a2 `( d$ @5 j
w7 b: J. {; ?. i3 ~* d$ q□本报记者 罗保虎
- x6 q* Y" B) k- x* ]9 W; [8 g: ^( d' r2 H- l
阮氏儿女齐相聚,王母故里同拜祖。5月20日(农历4月11日),泾川县城关镇共池村兼山之上古柏凝翠,彩旗猎猎,唢呐声声,香火缭绕,癸巳年全球阮氏故里(泾川)拜祖大典在这里隆重举行。
# l- r4 y8 H6 N5 r& k# {
o. L& g7 ~3 L: Q" a 来自世界各地的阮氏家族宗亲共计160多人相聚在此,怀着无比虔诚和敬仰的心情,共同瞻仰他们的祖陵,祭拜他们的先祖,表达全球一百万阮裔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对先祖的缅怀纪念。
6 ^3 u- U1 f. v( ]+ D9 {6 U S4 ~2 o) N) q2 W& H3 \- D2 L
“割不断的是血脉情缘,叙不完的是宗族情感。”中华(世界)阮姓文化研究会会长阮绪娟女士在致辞中说,为了上慰先祖,下惠后世,在中华阮姓文化研究会成立第二天,我们就来泾川祭拜祖陵,就是为了以泾川阮陵为本源,让阮氏子孙了解自己家族的文化历史,更好地保护家族先祖留下的文化遗产,传承先祖荣耀,繁荣阮氏家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 X G B! Q f; j
. W# z' u$ z6 Z5 |' L 中华(世界)阮姓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阮干轩代表阮氏宗亲恭读了祭文,在庄严悦耳的唢呐声中,来自世界各地的阮氏宗亲代表团为阮陵敬献了花篮,中华(世界)阮姓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阮其尾携全体阮氏宗亲上香拜祖。仪式上,阮氏宗亲代表还宣读了《全球阮氏泾川宣言》和《关于修复阮陵阮祠倡议书》,呼吁所有的阮氏家族子孙紧密团结起来,在中华阮姓文化研究会的统一领导下,更加有序、深入地开展各项家族活动,逐步让阮氏家族分布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脉络更加清晰和完善,并倡议尽快修葺阮陵、修建祖祠,恢复阮国遗址共池原貌,以供天下阮姓寻根拜谒。
, w: A( p& p. X& g: E! l4 n# {8 {9 O) Y& q4 }) I5 o
“这里是我们老祖宗的发源地,我们将以此次寻根拜祖活动为契机,做好阮氏文化遗存保护修复工作。”阮绪娟表示,自己带头捐款一百万元作为阮陵阮祠修葺启动资金,并呼吁更多的阮氏宗亲及社会各界倾力相协,随喜乐施,为阮陵的修复尽心竭力。& E# V! I7 c1 A$ `* s
& P; P0 I+ |: D8 M. d9 ^
“我原来一直以为我的祖先在广东中山,现在才知道我真正的祖先是在3000多年前的泾川。”来自美国芝加哥的阮白显得特别激动,“我们终于回家了,回家的感觉真好!”
1 {* |* H, Z; B6 Y% I# c2 \
) I( _" j& H4 Z, c" Q, U8 p 相关链接《诗经》、《姓谱》、《千家姓查源》均记载:阮国是皋陶的一个裔孙阮髡于商朝时建立的诸侯国,其国址在今甘肃泾川。约公元前1050年,阮国被周吞并,阮国的子孙以国为姓,在泾川生活并传至第十五代孙阮肥子后,从泾川迁徙到河南陈留尉氏县隐逸,汉末三国时期在陈留郡形成望族,两晋以后阮氏开始南迁,如今,阮姓子孙已遍布世界各地,并且是越南第一大姓望族。4 {$ W6 _3 U0 q4 p
|; I' z% O; W, _
历经三千年岁月沧桑,泾川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自觉传承和保护了阮氏文化,泾川目前有阮陵、共池等阮国古迹遗址,泾川历史上曾有阮陵书院、阮陵乡、阮陵渠等阮氏文化遗存,古代至现代数部地方志多处记载阮国、阮陵、阮文化诗作。
) s+ g. E F2 `9 t4 v4 s6 n
- K7 W0 s" D1 @0 e9 b/ t: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