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阮班稷 于 2012-10-27 22:28 编辑  
 
       水有源头木有根,盛世太平,认祖追宗,这是华夏子孙的共同愿望。 
 
        清末年间,中通庄四个湾子由于人口众多,田地贫缺,又逢天灾,所以有大批叔侄为了生计远迁陕西,谷城,保康等地定居。 
一个多世纪以来也时有来往,但近五六十年来基本断切了信息和来往。在现在科学发达和信息时代,我们老家叔侄真诚希望能联系上外迁叔侄的后裔,邀请你们回老家寻根问祖,联络宗亲感情。 
 
我们十甲的派行是,有志效前远,光大开英仕班,家国彦孝友丰。 
 
据老谱记载抄录外迁宗亲的名单如下: 
 
1、添胜公后裔 迁居沅州。 
 
2、有志公长子志广,次子志赓 迁居湖北保康县。 
 
3、有珍公 迁居湖北英山县。 
 
4、效共公 迁居商州南乡,安武乡。 
 
5、前极公 迁居湖北房县观音堂 
 
6、效山公 迁居湖北谷城桨口。 
 
7、志政公 迁居湖北保康县。 
 
8、前荣公 迁居湖北谷城县。 
 
9、志文公,志贤公兄弟俩 迁居陕西商南县。 
 
10、志同公 迁居湖北保康县 
 
11、前权公,前彬公兄弟俩 迁居湖北保康县。 
 
12、效升公 迁居州城门西外莲花池。 
 
13、学沅公 迁居山西马安山下汪 
。 
14、有华公 迁居陕西西安府矮屋河。 
 
15、有荣公长子效楸三子效孔 迁居陕西商南,次子效梓 迁居江西。 
 
16、志训公字望隆,清朝五品官员,生子八个前字辈,煌,泰,煃,熏,辉,敖,琨,誉。孙子11个远字辈,臣,抚,启,瑞,璒,璔,琬,琢,庆,春,造。生玄孙14个光字辈,荫,藻,兰,德,明,谦,薪,善,郁,豪,仁,礼,义,兰。迁居湖北谷城县。 
 
17、有方公 迁居江西武宁县大石下,次子志游生三子,效清,效英,效美。孙辈前礼,前喜,前又,前富。 
 
18、学县公 迁居广济县西门外安乐乡铜坡西马安山下汪家岩。 
 
   我中通庒原属湖北武昌府兴国州(即阳新县)吉口里,现属湖北省通山县黄沙镇中通村,在大源阮氏宗祠是十甲中通庒。诚望广大阮氏宗亲相互转告,深表感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