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  录 
  
卷首语        25 
芳名榜        28 
族谱捐款芳名录         
序  言        31 
第一章  族谱文件        35 
国家档案、教育、文化部文件        35 
文化部办公厅函件        36 
名人和报刊论族谱        38 
(一)伟人论族谱        38 
(二)名人论族谱        39 
(三)名刊论族谱        39 
领袖黄陵祭文        39 
第二章  华夏起源        41 
第一节  地球生命起源        41 
第二节  盘古开天辟地        42 
第三节  三皇五氏五帝        43 
一、三  皇        43 
二、五  氏        44 
三、五  帝        45 
第四节  中华文明的起源        47 
一、华夏文明的地理基础        47 
二、华夏文明的人文基础        48 
三、汉族的起源与发展        49 
(一)汉族的形成和演变:        49 
1、黄种人的迁移和融合:        49 
2、百越人的演变和形成:        49 
3、原始汉语部族的形成:        49 
(二)华夏族的形成:        50 
(三)华夏族的发展:        50 
1、夏        51 
2、商        51 
3、周        51 
4、秦        51 
(四)东夷的华夏化        52 
(五)汉民族的形成:        54 
1、匈奴和鲜卑的汉化:        54 
2、当代汉民族的形成:        55 
(1)金元清的汉化:        55 
(2)明初大移民:        56 
(3)南方汉族的演变:        56 
(4)百越族群的汉化:        56 
第五节  姓氏演变分析        59 
一、姓氏来由        59 
二、原始姓氏        62 
三、姓氏宗法        63 
第六节  多次民族融合        64 
第七节  客家民系来由        67 
一、概  述        67 
二、民系形成        68 
第八节  岭南三大民系        69 
第九节  中国古代史实        71 
一、中国历代国土面积        72 
二、中国历代王朝之最        73 
第十节  历史不能忘却        75 
一、历史上的人口大灭杀        75 
(一)秦末农民战争        76 
(二)汉武帝伐匈奴        76 
(三)西汉末年混战        77 
(四)三国鏖战        77 
(五)西晋八王之乱        77 
(六)南北朝混战        77 
(七)隋朝役民        78 
(八)安史之乱        78 
(九)黄巢起义        79 
(十)金元灭宋        79 
(十一)元末混战        80 
(十二)明末混战        81 
(十三)清白莲教起义        83 
(十四)太平天国起义        84 
(十五)日本侵华战争        84 
二、各地血统之主要来源        84 
三、中国各个时期的人口        87 
第三章  阮氏综述        89 
第一节  阮姓来历        89 
一、阮姓祖先世系表        92 
二、以国为氏一览表        94 
第二节  源流赞颂        96 
第三节  郡望堂号        99 
一、郡  望        99 
二、堂  号        104 
三、其  他106 
第四节  秦汉崛起        110 
一、传说中的阮姓人物        110 
二、秦汉时的阮姓人物        111 
三、汉末名人——阮瑀        113 
第五节  乱世辉煌        114 
一、魏晋南北朝时的阮姓概况        114 
二、魏晋南北朝时的阮姓播迁        116 
三、名门望族——陈留阮氏        118 
四、乱世杰才——阮籍        118 
五、音乐世家——阮咸父子        122 
六、南朝循吏阮长之        124 
七、目录学家阮孝绪        125 
八、南朝权臣阮佃夫        126 
九、其他阮姓人物        126 
第六节  隋唐宋元        129 
一、隋唐五代时的概况及分布        129 
二、隋唐五代时期的主要人物        130 
第七节  明清依重        131 
一、明清时期阮姓的概况        131 
二、形形式式的阮姓人物        131 
三、一脉相承的越州阮氏        133 
四、荣辱与共的桐城阮氏        134 
五、乾嘉之后劲――阮元        139 
第八节  一枝独秀        142 
第九节  近代人物        143 
一、民国人物阮玄武        144 
二、革命先烈阮啸仙        144 
三、闽东革命英雄阮英平        146 
四、闽西革命英雄阮  山        147 
五、抗美援朝的阮姓英雄        147 
六、云南的阮姓人物        149 
七、湖北的阮姓人物        149 
八、一代影星阮玲玉        150 
九、近代法学先驱阮南        152 
十、世纪学人阮镜清        152 
第十节  迁徙历程        153 
一、西夏创立        154 
二、中原崛起        155 
三、南部派衍        157 
第四章  阮门荣耀        160 
第一节  建安七子        160 
一、建安七子简介        160 
二、阮瑀主要作品        161 
(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161 
(二)《文质论》        163 
(三)《吊伯夷文》        163 
(四)《驾出北郭门行》        163 
(五)《琴歌》        163 
(六)《咏史诗》二首        164 
(七)《七哀诗》二首        164 
(八)《公宴诗》五首        164 
第二节  竹林七贤        165 
一、竹林七贤的背景        165 
二、阮籍的评传        168 
(一)家世及其生平        168 
(二)阮籍的哲学思想        170 
(三)阮籍的政治思想        171 
(四)阮籍的历史地位        172 
(五)阮籍的主要作品        172 
1、《四言咏怀诗》十三首        177 
2、《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        179 
3、《采薪者歌》        189 
4、《大人先生歌》        189 
5、《大人先生传》        189 
6、《达庄论》        195 
第三节  阮氏三雄        198 
第四节  一代状元        200 
第五节  九省疆臣        202 
第五章  祖宗脉络        204 
第一节  甘肃泾川        204 
第二节  河南尉氏        205 
第三节  福建上杭        210 
第四节  广东始祖        211 
第六章  入籍翁源        214 
第一节  基本情况        214 
第二节  繁衍分布        215 
一、血脉相连        215 
二、宗支堂号        217 
第三节  上房族谱        218 
一、上房致远堂        218 
(一)佰宪公(才芳字辈) 
1、斐文公 
⑴汝溱之后        219 
⑵汝浚之后        220 
⑶汝沂之后(七家) 
①七家之一        221 
②七家之二        222 
③七家之三        223 
④七家之四        224 
⑤七家之五        224 
⑥七家之六        225 
⑦七家之七        226 
2、桂文公后代        226 
3、显文公后代        227 
(二)佰富公(下坝仔) 
(三)佰宁公(双桂家) 
二、上房五大家 
(一)五家之一        229 
(二)五家之二        230 
(三)五家之三        231 
(四)五家之四        233 
(五)五家之五        234 
第四节  下房族谱        234 
一、雄英公(现无人)        235 
二、仲英公(继传家)        235 
三、俊英公(七大家)        235 
(一)七家一育文        236 
(二)七家二育仁(敦艮堂)        236 
1、涣公后代        237 
2、溥公后代:        238 
⑴光照公的后代        238 
①长房琼茂 
②二房玑茂 
③三房容茂 
⑵光熊公的后代        240 
①长房瑛茂 
②二房秀茂 
③三房琳茂 
④四房奉茂 
⑤五房琛茂 
⑥六房番茂 
⑶光杰公的后代        244 
①琨茂的后代        245 
②嫦茂的后代        246 
(三)七家三育达        248 
(四)七家四育芳(怡苑堂)        248 
1、周任公分派长房        249 
2、周任公分派二房(三大家)        249 
⑴三家之一阮增魁的后代        249 
①特茂后代        249 
②怀茂后代        250 
③儒茂后代        250 
A朝早之后 
B朝文之后 
C朝昆之后 
D朝忠之后 
E朝经之后 
⑵三家之二阮熏魁的后代        255 
①朝宾之后 
②朝辉之后 
③朝东之后 
⑶三家之三阮燕魁的后代        256 
①朝宗后代        256 
②朝瞻后代        257 
(3)周任公分派三房        258 
(五)七家五育彬 
(六)七家六育望(景福堂) 
(七)七家七育德        262 
四、越英公的后代(油房下)        262 
(一)立光脉络        263 
(二)立邦脉络        263 
1、珍添后代        264 
2、恒添后代        264 
3、霖添后代        265 
(三)立德脉络        266 
1、发添后代        266 
2、善添后代        266 
3、增添后代        267 
4、新添后代        267 
第五节  中村窝阮        268 
一、中村窝阮来由        268 
二、中村窝阮世系        268 
(一)长房   268 
(二)二房   269 
(三)三房   269 
(四)四房   270 
第六节  树形线图 
一、总树形图(1至10代) 
二、上房总图 
(一)致远堂线图 
1、佰宁公(双桂家) 
2、佰宪公(三大家) 
(1)汝溱公线图 
(2)汝浚公线图 
(3)汝沂公线图(斐文公) 
①秉云线图 
②秉瑶线图 
③秉盛、秉枢 
④秉同线图 
⑤秉奖线图 
⑥秉湘线图 
(4)桂文公线图 
(5)显文公线图 
(二)五家总图 
1、五家之一 
2、五家之二 
3、五家之三 
4、五家之四 
5、五家之五 
三、下房总图 
(一)二房仲英公(继传家) 
(二)三房俊英公(七大家) 
1、敦艮堂线图 
(1)光照公线图 
(2)光熊公线图 
(3)光杰公线图 
2、怡苑堂线图 
(1)增魁之特茂 
(2)增魁之怀茂 
(3)增魁之儒茂 
(4)薰魁之韶茂 
(5)燕魁之才茂、泰茂 
(6)十章之仁茂、权茂 
3、景福堂(琰新家)线图 
(三)油房下线图 
1、立光公线图 
2、立邦公线图 
3、立德公线图 
四、中村窝线图 
第七节  户籍情况 
一、在乡村民户籍        270 
二、外立乡亲户籍        285 
三、在外居民户籍        286 
四、光荣老区(据阮相回忆)        301 
第七章  同根兄弟        303 
第一节  六里兄弟        303 
第二节  南浦兄弟        303 
第三节         民主兄弟        303 
第四节  云浮兄弟        303 
一、云浮简述        303 
二、适时南迁        304 
三、巧遇国师        305 
四、开枝发叶        306 
五、存疑分析        307 
六、心连千里        308 
七、碑文附记        311 
第八章  太山纪事        313 
第一节  村名探析        314 
第二节  互换住地        314 
第三节  人口姓氏        315 
第四节  政区沿革        316 
第五节  力治图强        318 
第六节  名胜古迹        319 
第七节  难解之谜        320 
第八节  如花似锦        321 
第九章  梓里巨变        321 
第一节  水利建设        321 
第二节  农田建设        322 
第三节  电视通讯        322 
第四节  文化教育        323 
附  录  升学情况        323 
第五节  乡道建设        324 
一、老大公路改造        324 
二、相关文件资料:        327 
(一)申请报告复印        327 
(二)批复原件复印        327 
(三)工程招标文件        328 
(四)中标通知文书        328 
(五)募资的公开信        328 
(六)修路的功德碑        329 
(七)造福家乡人民 
三、围仔路的改造        336 
(一)工程概况        336 
(二)筹资情况        336 
第十章  人事春秋        337 
第一节  明朝        337 
第二节  清朝        338 
第三节  民国        340 
第四节  新中国        341 
(一)革命烈士        341 
(二)游击战士        341 
(三)离退休干部        342 
(四)在职外出人员        344 
(五)重点大学录取生        353 
(六)历任村委书记        353 
(七)在外务工人员        355 
第十一章  越南阮氏        357 
第一节  历史衍缘        357 
第二节  阮氏王朝        360 
第三节  著名人物        360 
第十二章  文史常识        367 
第一节  天文历法        367 
一、廿四气节顺序表372 
二、六十甲子顺序表373 
三、五更时间对照表374 
四、气节含义及谚语 
五、时辰排列对照表374 
六、六十甲子命宫表375 
第二节  朝代纪年        379 
一、朝代公元对照表        380 
二、历代帝王纪年表        381 
三、中国历史朝代歌        413 
1、中华历朝        413 
2、三皇(史前)        413 
3、五帝(史前)        414 
第三节  统治制度        414 
第四节明  科举制度        419 
一、科举考试一览表        423 
二、明清时学位简释        425 
第五节  古代官职        429 
第六节  古代地理        435 
第七节  风俗礼仪        438 
第八节  称谓讲究        444 
附:九族亲属世系图        449 
第九节  中西纪年        450 
第十节  中国政区        464 
(一)中国简要情况        464 
(二)广东简要情况        466 
(三)韶关简要情况        469 
(四)翁源简要情况        470 
1、基本情况        470 
2、历史沿革        471 
3、翁源来历        471 
(五)三华简要情况        472 
1、基本情况        472 
2、历史沿革        472 
3、名人典故        472 
4、气候环境        473 
5、风景名胜        473 
第十三章  文学常识        473 
第一节  文史典籍        474 
第二节  音乐文娱        476 
第三节  诸子百家        479 
第四节  古代圣人        490 
第五节  文史拾零        493 
一、文学之最        493 
二、历代辞书        495 
三、名句赏析        498 
四、文坛并称        501 
五、状元之最        502 
六、名人百传        505 
七、名句精华        509 
八、其他专指        514 
第六节  笠翁对韵        517 
一、上篇        517 
二、下篇        522 
第七节  启蒙集锦        528 
一、三字经        528 
二、百家姓        530 
三、千字文        532 
四、曾广贤文        533 
五、治家格言        538 
六、弟子规        539 
七、教儿经        541 
八、女儿经        546 
九、处世文        547 
1、《气节歌》        547 
2、《宽容歌》        547 
3、《勿悔篇》        548 
4、《惜时篇》        548 
5、《惜春篇》        548 
6、《岁过篇》        548 
7、《交友篇》        548 
8、《识人篇》        549 
9、《进退篇》        549 
10、《观机篇》        549 
11、《礼信篇》        549 
12、《谦虚篇》        549 
13、《少欲篇》        550 
14、《知足谣》        550 
15、《戒淫篇》        550 
16、《齐家篇》        550 
17、《孝亲篇》        551 
18、《夕阳乐》        551 
19、《学问篇》        551 
20、《专心篇》        551 
21、《刻苦篇》        552 
22、《读书篇》        552 
23、《立志篇》        552 
24、《求新篇》        552 
25、《活用篇》        552 
26、《钻研篇》        553 
27、《执着篇》        553 
28、《补拙篇》        553 
29、《后秀篇》        553 
30、《避嫌篇》        553 
31、《远害篇》        554 
32、《戒心篇》        554 
33、《公道篇》        554 
34、《成事篇》        554 
35、《恒心篇》        554 
36、《磨难篇》        554 
第八节  中华字经        555 
第一部分        555 
第二部分        557 
第三部分        559 
第四部分        561 
第十四章  光荣传统        564 
一、继承传统美德        564 
(一)爱国气节 
(二)奋发立志 
(三)改革创新 
(四)勤俭廉政 
(五)敬长知礼 
二、坚持八荣八耻        566 
三、弘扬客家精神        568 
(一)刻苦勤俭 
(二)开拓进取 
(三)重教崇文 
(四)念祖思亲 
(五)爱国爱乡 
四、牢记阮门家训        569 
(一)读书是起家之本 
(二)识礼是保家之本 
(三)和顺是济家之本 
(四)勤俭是治家之本 
(五)谦和是益寿之本 
(六)健康是人生之本 
五、秉承阮氏孝道        572 
六、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572 
七、中华美德五字歌        574 
(一)社会公德篇        574 
(二)职业道德篇        575 
(三)家庭美德篇        576 
(四)个人修养篇        576 
八、社会公德四字谣        577 
九、家庭美德五字诀        578 
十、人生价值四字经        580 
十一、文明道德四字诗        583 
第一篇  爱国情操 
第二篇  个人修养        584 
第三篇  社会公德        584 
第四篇  家庭美德        586 
第五篇  文明举止        587 
第六篇  综合之语        587 
十二、人生“三德”        588 
第十五章  名人名言        588 
第一节  理想立志篇        588 
第二节  道德修养篇        594 
第四节  奋斗实践篇        603 
第十六章  人生感悟        606 
第一节  人生解读        606 
一、人生是什么        606 
二、人生像什么        608 
三、人生六个坎        610 
四、串起人生六本书        611 
五、人生“于”字歌        611 
六、人生小语        611 
七、有益人生的40条        612 
八、莫让挫折空离去        614 
第二节  健康是福        615 
一、21世纪健康箴言        615 
二、健康生活四十条        616 
三、损害大脑的不良习惯        618 
四、健康人生十大戒律        619 
第三节  和谐兴家        620 
一、家庭稳固十秘诀        620 
二、夫妻恩爱之要诀        622 
三、神秘的遗传力量        623 
四、家人相处“八忌”        624 
第四节  治学浅说        624 
一、读书为何        625 
二、学海无涯        626 
三、治学有术        627 
第五节  财富粗谈        629 
一、人生的财富是什么        629 
二、金钱的辩证理解        630 
三、不妨学会舍弃些        631 
第六节  孩儿教育        633 
一、自制力需要刻意培养        633 
二、提高兴趣的几点建议        634 
三、有关学习的20条建议        635 
四、终身受用的六个秘诀        636 
五、积极进取十大准则        636 
六、批评艺术十大技巧        637 
七、信念影响人生走向        638 
第七节  养生之道        640 
一、孔子的养生之道        640 
二、钱伟长的养生之道        641 
三、邓小平的养生之道        643 
四、老年心理六个要诀        644 
五、老年生活 “三心二意”        645 
六、让你年轻的十个方法        645 
七、知足常乐少烦忧        646 
八、老年生活顺口溜        647 
九、自信人生能长寿        647 
第八节  把握人生        648 
一、平常心态        648 
二、淡泊名利        649 
三、从容乐观        652 
四、宁静致远        653 
五、直面苦难        654 
六、笑对人生        656 
七、笑看人生        657 
八、珍视现在        658 
九、巧用时光        660 
十、平淡是真        661 
十一、肺腑之语        662 
十二、成事三境        664 
第十七章  并非云烟        664 
第一节  历朝评说        664 
一、疆域:665 
二、国祚:        666 
三、军事:        666 
四、皇帝:        668 
五、摄政:        671 
六、治世:        672 
七、变乱:        673 
八、效能:        674 
九、民生:        674 
十、民族:        675 
十一、文化:        676 
十二、影响:        676 
十三、结局:        677 
第二节  旧史钩沉        677 
一、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        677 
二、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        682 
第三节  以词说史        687 
一、总说 
二、说三代 
三、说秦汉 
四、说三分两晋 
五、说南北史 
六、说五胡 
七、说隋唐二代 
八、说五代史 
九、说宋辽金夏 
十、说元史 
第十八章  浮想联翩        691 
第一节  实用科普        691 
一、地震的相关知识        691 
(一)基本常识        691 
(二)中国古代的大地震        694 
(三)近现代地震的影响        696 
(四)防震自救四大常识        697 
(五)地震逃生十大原则        698 
二、现代风水十原则        700 
(一)整体系统原则        701 
(二)因地制宜原则        701 
(三)依山傍水原则        702 
(四)观形察势原则        703 
(五)地质检验原则        704 
(六)水质分析原则        705 
(七)坐北朝南原则        705 
(八)适中居中原则        706 
(九)顺乘生气原则        707 
(十)改造风水原则        708 
第二节  学子情怀        709 
一、七言杂咏        709 
二、族谱题联        709 
三、怀念父母        710 
四、苦亦玫瑰        712 
五、笔是朋友        714 
六、蓄势冬天        714 
七、族规家训        715 
八、族人共勉        720 
(一)弘扬祖德        720 
(二)热爱祖国        720 
(三)勤勉敬业        721 
(四)孝顺父母        721 
(五)雍和兄弟        721 
(六)睦邻友邦        721 
(七)慎结婚事        722 
(八)教育子女        722 
(九)崇尚节俭        722 
(十)洁身自爱        723 
九、名句浅解        723 
(一)砺志篇        723 
(二)修身篇        732 
第三节  起源圣地        736 
第四节  相关照片 
第五节  岁月如歌 
第六节  安全守则 
后记        739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