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藻的传奇人生---作者阮卓然
阮文藻的传奇人生阮卓然2017.7.16
阮文藻,字领荣,号侯亭,又号鸥汀。清代进士。安福县山庄乡洢溪村人,生于乾隆乙巳(1785)年。阮文藻少时家境贫寒,生活靠族兄阮复祖接济,并师从阮复祖。他不仅潜心研读圣贤之书,“弱冠,文成学立,发为词章,冠其侪辈。”,而且少有大志,这种志向在《二十初度》这首诗中就初现端倪——“尚有童心贪马戏,生成亢性欠龙训”。但是,由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不第,颇受打击的阮文藻,深感贫民子弟走科举成名这条道路之艰难。于是,年轻气盛的他也有些心灰意冷了,纵情山水成了他很长一段时间排遣心中郁闷的方式。“遍游章、贡<注:章、贡:章水和贡水的并称。亦泛指赣江及其流域。 >。历楚湘,穷五岭之北;入蜀,抵嘉陵、峨眉之远。”几年下来,足迹遍及历代王侯将相、名人魁士府邸及祠墓古迹。积累了大量文史资料,极大地丰富了人生阅历,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及从政为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道光壬午年(1822年),阮文藻终于得中进士,即刻被朝廷任命为安徽太和知县。38岁的阮文藻,经过前番历练,已是文韬武略。到任后,他不仅“勤于民事”,而且“怀恻怛忠厚之忱,戒武健酷烈之治。”很快就把个“土瘠民贫”的太和县治理得井然有序,受到皇帝嘉奖,也深受老百姓欢迎。不久,奉诏调任泾县。再调宁国府蒙城县知县。所到之处,政绩斐然。 蒙城县到任不久,因岳父过世,应制回家守服。服满,即被朝廷征召,赴湖南临湘任。当时,以李弼祥为代表的地方恶黑势力,欺行霸市,杀人越货,无所不为。把个临湘弄得乌烟瘴气、人心惶惶。阮文藻到任后,以大无畏的气魄下定决心,要坚决铲除这股邪恶势力。经过一番周密的部署,发动群众调查取证,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掉了这股恶黑势力,生擒恶棍李弼祥,并依法处以斩刑。事成之后,当地老百姓为纪念这一除恶事件,特地编排了一出戏曲,名为“斩百羊”(弼祥的谐音)。演出时,观众可谓人涌如潮,万人空巷。可见老百姓对这一事件的拥护。当然,也是对为民做主的官员的赞许。 1841年,湘西北地区发生叛乱,叛乱者组成一支逾千人的队伍与清廷对抗,叛军势力迅速蔓延。先后占领通城、常德等县,平江告急,朝廷震动。阮文藻临危受命,紧急奉调平江,主掌平叛大印。阮文藻到任后,配合当地守军,立即布防,先用重兵把住各个战略要口,然后组建一支由440人组成的精兵队伍,交给名将李昌迈进行操练,一个月后,这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分为8个支队,分别取名为“日队、月队、星队、辰队、龙队、虎队、龟队、鸟队”,兵勇身藏短兵利器,个个骁勇善战,立即开赴前线。其中龙虎二队归阮文藻亲自指挥。经过一个多月的鏖战,平叛告捷。本应受到朝廷重用的阮文藻,这时家中传来噩耗:父亲去世。无奈,千里迢迢赶赴家乡,为父亲尽孝。服满,阮文藻被再次起用,调往贵州,先后担任过开州、普定、平远、婺川等知县。因在婺川平寇有功,升任定番州知州,再任直隶州知州。诰授奉政大夫。 “仕皖、仕楚、仕黔,历13州县,充6科同考试官。” 宦海沉浮30年,年近70岁的阮文藻已经厌倦了官场相互挤压、倾轧的生活,于1855年辞官,带着他的一箱一笼一随从,回到了阔别十数年的故乡,开始了闲适、淡定的田园生活。 他一生不仅忙于政务,而且勤于著述,年逾八十仍笔耕不辍。著有《听松涛馆诗钞》12卷,《听松涛馆文钞》10卷,现藏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单阮文藻所著的《听松涛馆诗钞》11卷就收录了他的诗作多达2361首,其卷轴之浩繁可见一斑。阮文藻还是一位藏书家,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各种药典,以及方志等,无不包罗万象,且专门修缮了一栋“大史第”供其藏书。 大丈夫何以立身?立德、立言、立功。阮文藻出则第,入则孝;文武双全,德行兼备,无愧为顶天立地一丈夫也!
附:有关阮文澡碑文3张如下,
【作者简介】阮卓然:生于1961年,江西吉安安福洢溪人,阮氏昭公脉下宏道公之光振公长房后裔,优秀教育工作者,03年开始学习摄影艺术,07年加入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主要作品:《绚烂秋色》发表在《中国摄影》杂志2006年第八期;《大地飞虹》发表在《大众摄影》2011年第12期等等。
敬仰下 文武兼备,忠孝两全。族人仰敬至致。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 太和县志登载有阮文藻诗多篇 太和县志登载有阮文藻诗多篇 太和县志登载有阮文藻诗多篇 {:1_1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