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阮氏总祠堂建在何处的思考
关于阮氏总祠堂建在何处的思考希望建设阮氏总祠堂的族人为数不少,关于总祠堂建在何处,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是泾川、二是尉氏。我的观点是应该建在尉氏。理由如下:
1、泾川虽然是古阮国之地,但未必是阮姓的真正起源地。目前大家普遍认为阮姓起源于阮国,这肯定没有错,但第一个或第一批以阮为姓的人,未必就生活在泾川(阮国)。阮姓起源于阮国与阮姓初祖生活在阮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殷商未年至西周初年,古阮国被灭,按照那时的习惯,被灭国后的国民,都将成为战胜者的奴隶,这是当时社会作为商品的奴隶的主要来源。因此古阮国的国民不愿沦落为奴隶就四处出逃,由于那时的普通民众根本没有姓,有史料可查的西周时期的姓只有十几个,没有阮姓。因此逃难的国民不可能带着阮姓迁徙各地。最大的可能是到了东周至秦朝期间,姓开始流行起来,于是一些古阮国的后裔因怀念故国,就以阮为姓。这就是阮姓起源于阮国,但阮姓初祖未必是古阮国人的理由。古阮国与阮作为姓氏应用可能相差千年。
2、不能建了祠堂冷落了祖宗。以前家庙(祠堂)总是建立在同姓集中的地方,一年四季八节、加上春秋两祭,大家都会集聚在一起到家庙去祭祖,现在的社会环境完全不一样了,不可能有族人如此频繁的去祭祖,能组织一年一祭也是难能可贵了。由于泾川阮氏后人寥若晨星,日常洒扫维护谁去做?若将祠堂建在缺乏后裔的地方,必然会建了祠堂冷落了祖宗。
3、我们不能确定第一个或第一批阮姓先祖是否当年生活在尉氏,但尉氏是阮姓的望出之地,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望出之地建家庙也符合中国的传统。中国有许多姓氏的祖庙就叫陈留堂,这就是一个明证。
4、尉氏目前还有两个村庄是阮氏的集聚地,日常维护及一年四季八节祭祀不应该有问题。
5、建立总祠堂靠的是一时之财力,但常年的维护或祭祀活动开展需要有财源,否则难免若干年后庭院荒芜、瓦落墙剥,历史上的家庙大凡如此,因此古人采用祭田(或称义田)的方法,依靠田亩出租的收益来维护祠堂的修缮、祭祀、赈灾、助学。如果我们要建总祠堂,就必须考虑长期收益。但阮家祠堂不是孔庙,单纯的祠堂是很难有足够收益的。祠堂是一种传统文化,如果能将其他主题文化与之结合,形成一个主题文化公园,成为一个旅游场所,或许会成功。
6、尉氏拥有丰富的文化积淀。陈留郡处在中华文化的心脏,尉氏完全可以假借陈留郡之名做主题文化之事。上次尉氏县一个常委来台州,我就谈了这样的设想:建立一个主题文化公园,其中包括百家姓起源文化主题、竹林七贤文化主题、建安七子文化主题、阮氏家庙文化主题等,结合节假日休闲游日渐成为家庭外出旅游的常态,把这些文化主题放置在一个可供游乐的农业观光场所,既具有观赏性、喜乐性,又有传统儒家文化的教育性,一定会吸引众多的游客。
7、地理位置优越。尉氏县北面有开封、西北面有郑州、西南面有许昌,周边人口高度密集,一个半小时车程为半径所涵盖的人口不会少于500万。这是泾川所不拥有的。
8、单纯的阮氏家庙只能由族人聚资,但打造主题文化公园政府一定会出资。对外是集教育、游乐为一体的主题文化公园,对阮氏来说就是家庙所在地。
9、收益除了一般经营性收入之外,可以利用土地资源的丰富和租赁价的低廉,开辟文昌林、育德林、理连林(夫妻林、恩爱林)等。针对海外阮氏祖宗灵位无处安放,开辟安放台,以及开展配祀活动等。
10、若按上述方案实施,可以一边兴建,一边筹资,结合政府的参与,族人出资额未必比单纯的建总祠堂高出多少。
上述意见仅供宗亲们参考。 {:1_14:} {:1_14:}赞同云芳兄建议 本帖最后由 阮万涛 于 2015-6-27 12:04 编辑
{:soso_e181:} 我完全赞同!{:soso_e163:} 云芳兄建议中肯 赞同云芳宗亲的建议! 赞同云芳宗亲的建议! {:1_14:} 说得好,同意。 支持!{: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81:}
页:
[1]
2